與四局書:一首未完成的散文詩 |
|
|
|
|
如果生命是一首長詩,那么我與你的故事,便是其中最為綿長的章節。你的六十七載崢嶸歲月里,深深烙印著我三十六年的青春年華。這是一首永遠在書寫中的散文詩,以山河為紙,以汗水為墨,記錄著我們共同的夢想與榮光。 記得初遇你時,我還是個青澀的少年。在四川的山巒間,在李家峽的風沙里,在萬家寨滾滾的車輪上,我像一個個零散的字詞,尚未找到詩的韻腳。那些年,我路過你的山川,見證你的晨昏,卻還不懂得如何將日子過成詩行。那時的我,以為建設就是鋼筋水泥的堆砌,就是機械轟鳴的交響。直到多年后回望,才明白那些顛簸的路途、那些深夜的堅守,都是這首詩不可或缺的序曲。 直到金安橋,這首詩終于找到了它的節奏。 從方向盤到辦公桌,從匆匆過客到靜靜守候,我開始懂得:詩不只在壯麗的辭藻里,更在平凡的細節中。沙河渡槽的每一次混凝土澆筑,盾構機在地下掘進的每一聲轟鳴,小浪底渠水映照的每一片霞光,都是這首詩最真切的注腳。我開始學會在瑣碎中尋找詩意——在一份份文件里,在一次次協調中,在同事們疲憊卻堅定的眼神里。原來,詩意就藏在每一個為理想奮斗的日常里,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靜靜綻放。 我曾以為,詩要有嚴整的格律。后來才明白,真正的散文詩,形散神聚——項目在變,工地在遷,崗位在換,就像詩句的轉承起合;但貫穿始終的,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,是對水利事業的執著,是對你的深情。我看著你從傳統走向現代,從江河走向海洋,而我也在歲月的淬煉中,逐漸找到了最好的自己。 如今,在樂平的土地上,這首詩又翻開了新的篇章。庫區的秋風拂過漸成規模的防護工程,抬田的沃土在夕陽下泛著沉靜的光澤。這是我在這里度過的第二個秋天,空氣中已沒有了初來時的陌生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如老友相伴般的熟悉與踏實。我站在這里,回望這些年的點點滴滴,忽然明白:每一個工地都是生命中的一個驛站,每一段經歷都是詩行中的一個段落。時光改變了容顏,卻讓這首詩愈發豐厚、深沉。每當夜幕降臨,看著工地的燈火如星辰般灑落在這片土地上,我便知道,我們正在書寫著又一段值得銘記的詩行。 六十七年,于你,是厚重的歷史;三十六年,于我,是全部的青春。我們互相成就——你給了我揮灑的稿紙,我為你寫下真情的詩行。那些走過的路,參與過的工程,都化作這首詩的意象,在記憶的星空下閃閃發光。我記得每一個共事的伙伴,記得他們的笑容與汗水;我記得每一個竣工的時刻,記得那份無法言說的自豪與感動。這些記憶,如同詩中的韻律,讓整首詩更加飽滿,更加動人。 這是一首永遠未完成的詩。因為只要有河流需要馴服,有土地需要潤澤,有夢想需要照亮,我們的詩篇就不會停筆。就像此刻,我依然在書寫,在記錄,在感受。工地的機器聲是這首詩的節奏,同事們的談笑聲是這首詩的韻腳,而我們對美好明天的向往,是這首詩永不枯竭的靈感源泉。 未來的日子,我愿繼續做你忠實的記錄者,用腳步丈量,用心靈書寫。讓這首散文詩,在山川間回蕩,在歲月里生長,直到永遠。當我兩鬢斑白,回望來路,我希望能夠欣慰地說:這首詩里,有我的熱血,有我的青春,有我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。 因為,你就是我的詩,而我是你永遠的歌者。在這首永不完結的散文詩里,每一個字都在訴說著感恩,每一行都在吟唱著深情。就讓這首詩,隨著四局的旗幟,在更多的山川之間飄揚;就讓這首詩,伴著水利人的夢想,在更遠的未來回響。 |
|
|
|
|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