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溪江施工局開展“紅鋪底色·‘剪’以養廉”主題黨日活動 |
|
|
|
|
10月19日,為加強施工局廉潔文化建設基礎性工程,施工局著眼于“本土味”“大眾化”等特點,深入挖掘烏溪江移民文化中的“紅”、“廉”元素,開展“紅鋪底色·‘剪’以養廉”主題黨日活動,大力營造學廉、思廉、崇廉、踐廉的濃厚氛圍。 千剪萬裁“蓮”花開,清風一縷“剪”中來。施工局在傳統剪紙的基礎上,別出心裁將“清廉”文化運用到剪紙作品中,在主題設計上,選取了傳統中國畫中蓮花、青竹、梅花、祥云、白菜、折扇、磬鐘等美好元素,以紙為媒,傳“廉”紙上,同時在傳統國畫紋樣的基礎上,增加了齒輪、現代橋梁與四局大樓剪影,豐富主題并做出創新。 “圖樣設計的難點不在于繪畫手法,在于獨立展示各個元素的同時保持每個元素間的聯系,以保證最終剪裁出的作品是一整個以“廉潔元素”并聯的整體。” 數把剪刀、幾張紅紙,紙隨剪轉,心隨紙動。隨著施工局職工手中的剪刀一張一合、一來一回,紙屑徐徐而下,一張張紅色的彩紙變出了“警鐘長鳴”“一世清白”““清風正氣”等以廉政為主題的剪紙作品。 “剪紙手不能抖,劃線刀不能斷,剪刀就是權力,稍有不慎就會破壞畫面,破壞人生,方寸之間寬窄有度,方能激濁揚清,所以我們的黨員同志每走一步都要守住毫厘,這樣才能行得端、行得遠。”施工局同事小王說到。 活動現場氣氛沉靜,職工紛紛進入狀態,開啟“沉浸模式”,一幅幅剪紙作品在巧手翻飛間走出紙張,將清廉精神內涵展示成了看得見、摸得著的6副剪紙作品。職工們互相觀摩、積極討論,通過動手實踐享受到創作成果帶來的“小滿足”,同時強化了廉潔從業的思想和行動自覺。 下一步,施工局將持續豐富廉潔文化教育的形式和載體,將廉潔教育常態化、長效化,以貼近工作、貼近生活、貼近實際的內容,讓廉潔理念深入人心,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“大氣候”。 |
|
|
|
|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

